炎症在医学领域被誉为“万病之源”。炎症所展现的“红、肿、热”症状,是各类炎症因子诱导的局部血管扩张、血流增加,以及免疫细胞向感染组织渗透的结果。
在刚刚结束的博鳌乐城干细胞大会上,多位院士出席开幕式并作学术分享。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大会共同主席王松灵、骆清铭担任大会主持人并致辞。
2025年3月22日,博鳌乐城干细胞大会正式开幕!会上,乐城管理局首次公布我国干细胞审批通过项目、价格备案流程、准入条件以及转化应用路径,三项突破性技术率先落地应用。
曾被视作“医学边角料”的脐带血,如今竟成改写生死的关键?脐带血的逆袭之路,一起来了解一下吧!
尽管全球逐渐步入新冠疫情后的新常态,但“长新冠”症状依旧如阴霾般笼罩着数百万康复者的生活。据《美国医学会杂志》统计,高达87.4%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在康复后仍饱受持续性症状之苦,如持续的疲劳、呼吸困难及认知障碍(脑雾)等,而现有的治疗手段对此类症状往往力不从心。在此背景下,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福生领导的科研团队,在《柳叶刀》子刊《EBioMedicine》上发表了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三年临床研究,揭示了干细胞疗法在长新冠治疗中的革命性潜力。
我国首个人源干细胞国家标准《生物样本库多能干细胞管理技术规范》(GB/T 42466-2023)(以下简称《规范》)在23年9月正式发布。《规范》涵盖了干细胞采集和接收、复苏和培养、冷冻与储存、质量控制等方面。其中在质量控制里,提到干细胞的验收标准可参考T/CSCB-0002与T/CSCB-0005的内容,其中影响质量的重要因素有三个:“细胞来源、细胞存活率、细胞生长活性”等。